周易
阅读主题
正文字体
字体大小
图片名称

易经 第六卦 讼卦

本章节889字2024-02-07 13:46:31

【原文】

(天水讼)乾上坎下
《讼》:有孚窒惕,中吉,终凶。利见大人。不利涉大川。
初六,不永所事,小有言,终吉。
九二,不克讼,归而逋。其邑人三百户,无眚。
六三,食旧德,贞厉,终吉。或从王事,无成。
九四,不克讼,复既命渝。安贞吉。
九五:讼,元吉。
上九:或锡之鞶带,终朝三褫之。

【注释】

①讼是本卦标题。讼的意思是争斗。本卦的内容主要讲人与人之间的纠 纷和斗争。
②窒;用作“侄”,意思是戒惧。窒惕:戒惧警惕。
③ 永:长久。不永所事:做事不能坚持长久。
④克:胜利,成功。
⑤ 通( bu):逃亡。邑人:采邑中的人,实际上是奴隶。
(6)眚( sheng):灾 祸,过错。
(7)旧德:从先人那里继承下来的遗产。
(8)厉:艰险。
(9)复:返回。即:服从。命渝:命谕,指判决。
(10)锡:赐。鞶(pan) 带:皮革做成的大腰带,供身居要职的贵族佩带,这里借指官位。
(11)终朝:一整天。褫(chi):剥夺。

【译文】

讼卦:抓获了俘虏,但要戒惧警惕。事情的过程吉利,结果凶险。对王公贵族有利,对涉水渡河不利。
初六:做事不能坚持长久,出了小过错,而结果吉利。
九二:争讼失败,回到采邑,。邑中奴隶逃跑了三百户。没有灾祸。
六三:靠从先人那里继承下来的遗产过活。占卜的征兆险恶,结果吉利。如果参与战争,不会获胜。
九四:争讼失败,返回服从判决。占问平安,得到吉兆。
九五:争讼。大吉大利。
上九:君王赏赐官职,但一天之内三次将赐予的官职剥夺。

【赏析】

 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,总免不了有争斗,古今中外,概莫能外。 争斗的原因,林林总总,不一而足:或者为权力,或者为金钱,或者为名誉,或者为恋爱婚姻,或者为家务琐事……一言以蔽之,人们之间的争斗,总与利益有牵涉。小则动口舌、动手脚,大则动干戈、搞暴动。讼卦为我们展现的,便是几千年前古人争斗的真实图景。

  争斗未必全是坏事,其中肯定有正义和非正义、进步与反动的原则区分。参与争斗也未必是好斗,《水许》中的英雄好汉是被逼造反,“官逼民反,民不得不反”。世事的险恶,多半映衬出人心的险恶。可以说,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,总会伴随着争斗,在一定意义上,它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动力。

图片名称

相关作品

  • 诗经

    作品简介:《诗经》,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11篇,其中6篇为笙诗。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《诗经》的作者佚名,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,传为尹吉甫采集、孔子编订。《诗经》...

  • 尚书

    作品简介:《尚书》,最早书名为《书》,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。分为《虞书》、《夏书》、《商书》、《周书》。因是儒家五经之一,又称《书经》。现在通行的《十三经注疏》本《尚书》,就是《今文尚书》和伪《古文尚书》的合编本。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。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...

  • 礼记

    作品简介:《礼记》又名《小戴礼记》、《小戴记》,成书于汉代,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。《礼记》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,共二十卷四十九篇,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,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(如天道观、宇宙观、人生观)、教育思想(如个人修身、教育制度、教学方...

  • 春秋

    作品简介:《春秋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。又称《春秋经》、《麟经》或《麟史》等。后来出现了很多对《春秋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、解释、阐发的作品,被称为“传”。代表作品是称为“春秋三传”的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。《春秋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,然而几乎...

图片名称